金融科技:从“杂草丛生”到有序发展

[ 来源 ] 金融时报

本报记者 张末冬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已渗透到金融市场运作的不同环节,人们对技术在降低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并提高运作效率等方面已达成共识。然而,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也可能对金融行业的稳定性造成冲击。

伴随着“一行两会”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强监管”已成为金融科技行业发展面临的大环境。当前的强监管环境会给金融科技行业带来哪些挑战?金融科技行业又能够迎来哪些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下,“2018 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的主题论坛四围绕“强监管下金融科技行业发展前景”展开讨论。

“任何技术一旦纳入金融领域,在没有监管的情况下野蛮生长,结果一定是‘杂草丛生’。之后就需要有一个拔草的过程、一个选种的过程、一个净化激励的过程,最后才能创造朗朗的乾坤。”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党委书记、局长霍学文表示,在金融科技高速发展的同时,由于缺少底线、缺乏标准、缺乏监管,甚至无门槛,导致行业发展进入另外一条路,所以必须加强监管、加强规范。

那么,监管是否会抑制创新?对此,北京市海淀区委书记于军持否定意见。在他看来,加强金融监管也是在倒逼金融创新,在此背景下,金融科技从“概念”进化到“理念”,并发展一批真正引领金融创新、强化金融监管的核心技术,这中间需要有关部门加强政策引导和规范。

而从整个行业来看,过去一段时间,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金融科技实现了健康有序发展,各类创新也更加贴合服务实体经济的目标。凡普金科创始合伙人兼CEO董祺表示,过去几年,多数市场机构会选择提供从前端的获客到风控以及后端的各类金融服务,全链条、闭环完成,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但随着机构规模扩大,金融端服务如果得不到强监管,会变得不可持续。

同时,监管的一系列动向也表明——希望各类机构能够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所有金融活动须纳入监管。

“如果你只做中间的某一段,愿不愿意呢?对我们来说,如果使命是服务用户更加多元化的金融需求,哪怕全链条不能由一家公司来完成,也觉得很高兴,只要这个使命最后是被完成了的。”董祺表示,在此背景下,各类机构开始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比如,获客、大数据风控、用户画像深度研究等领域,更精准把握用户需求。他以凡普金科为例表示,转型后,机构选择把后端的、自身优势较小的资金环节和金融机构合作。对金融科技公司而言,这部分内容在资金成本、牌照方面都不具有优势。由此,金融科技公司可以专注通过技术上的强化更好地服务用户。

事实上,在实践中,金融科技已经有了不少尝试和成熟的产品服务。道口贷CEO罗川认为,服务实体经济、做普惠,是金融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落脚点。他介绍,道口贷通过建立道口云系统,采集每一个融资的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提供的各种数据,并与银行联合开发了一套账户体系,形成真实交易。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中小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有效控制风险。

多位与会嘉宾还提出,应加强信用社会建设。宜人贷首席执行官方以涵表示,信用社会建设需要监管机构和从业机构两方面的共同努力,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是共同推进征信系统建设。罗川也表示,保护投资者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信息的充分披露,而基于供应链和社交网络的信息披露,能够把信息予以充分披露,极大地提高违约成本,使整个诚信体系更容易建立。